◎汉文帝弟淮南王刘长谋反,事败被废,徙居蜀郡严道县,途中不食而死。民间为此作歌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事见《史记 · 淮南衡山列传》。后多以“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数量极少。语本后用以比喻兄弟不睦。也作“斗粟尺布”。
引《史记 · 卷一一八 · 淮南王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隋书 · 卷四五 · 文四子传 · 秦孝王俊传 · 史臣曰》:“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
近䦧墙之祸 兄弟相残
反手足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