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近头耳,形容低声私语。语出《前汉书平话》卷下。
众官领旨赴宴,坐定了。陈平见是伏兵气象,曰:“这事大变也。”俄尔坐筵,敕下樊亢为明府监宴,赐剑一口,如有筵前作闹者,先斩后奏。樊亢告曰:“第一,筵上不得双起;第二,[1]上不得交头接耳;第三,不得推醉。如违此令,当筵吃剑!”
[1]筵:宴席。
平话是宋代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说唱文学,多取材自古代轶事,《前汉书平话》即是改编自西汉的历史。汉朝初年,高祖皇帝驾崩后,接任的惠帝个性软弱,以致朝政由太后吕氏把持。惠帝崩后,吕后又立少帝,并大封宗族兄弟为王,引起刘氏诸王与朝中大臣的不满。《前汉书平话》讲述到这段历史,说燕王刘泽起兵反吕后,吕后认为这是朝中大臣唆使的结果,便听从族人吕胥的建议,宴请各大臣,要在席间给朝臣一点下马威。吕后命樊亢维持秩序,樊亢在席上宣布三项禁令:一、不能两人以上一起起身,二、不得凑近头耳私语,三、不得推说酒醉拒饮。违者立斩。后来“交头接耳”就被用来形容低声私语。
语义形容低声私语。
类别用在“低声交谈”的表述上。
①他们两人交头接耳的,不知道谈了些什么。
②有意见应该公开提出,不要在一旁交头接耳。
③左右邻居交头接耳谈论著那个流浪汉自杀的原因。
④考试的时候,如有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一律视为作弊。
⑤大家对主席的谈话有所质疑,会场里很多人交头接耳地讨论著。
⑥每次开周会时,他们两个总喜欢坐在角落里,交头接耳地谈论著。
⑦在公众的场合中,必须留意言行举止,尤其交头接耳是不礼貌的。
⑧老师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学生在上课时彼此交头接耳,不专心听讲。
whisper to each other
こそこそ耳もとでささやく,ひそひそ話をする
chuchoter à l'oreille
перешёптываться между собою
jiāo tóu jiē ěr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交头接耳,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交头接耳意思是:头挨着头;嘴对着耳朵。指凑在一起低声说话。出自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