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是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语或本唐・李咸用〈山中〉诗。后亦用“暮鼓晨钟”指一日的时光,或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夕鼓晨钟”
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簷楹。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1]。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
[1]挂情:寄情。挂,同“挂”。
“暮鼓”和“晨钟”是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因为是佛寺所用,而且是一早一晚,所以被认为“暮鼓晨钟”具有警世的意味。这句成语当来自于生活经验,较早的文献如唐代李咸用的〈山中〉诗,使用了“朝钟暮鼓”。这首诗表达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于京城的荣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簷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钟声和傍晚的鼓声都无法传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云高挂天空。世间的事物既分歧又复杂,还不如像那河边的人们,平淡的过一生。诗中充分表达出远离尘嚣、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后来“暮鼓晨钟”这句成语除用来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外,也用来指一日的时光,亦用来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
㈠
语义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
类别用在“佛寺钟声”的表述上。
①精舍的暮鼓晨钟,能洗涤我的身心。
②爷爷住在佛寺里,生活作息都以暮鼓晨钟为准。
㈡
语义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
类别用在“言语醒人”的表述上。
①我盼能得一好友,暮鼓晨钟般每日提醒著我。
②他的一番话语,有如暮鼓晨钟,使我大澈大悟。
③这些如暮鼓晨钟的言词,竟然唤不醒他执迷的心。
④老师在毕业纪念册所题的临别赠言,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
the solitary life of a monk
mù gǔ chén zhōng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暮鼓晨钟,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暮鼓晨钟意思是: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之声。比喻令人警觉醒悟的学说或言论。形容僧尼那样寂寞单调的生活。出自南朝・粱・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