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附著龙或凤。比喻依仗有声望的人。语本汉・扬雄《法言・渊骞》。后用“攀龙附凤”比喻巴结权贵,以求晋升。△“趋炎附势”、“攀龙附骥”
或问:“[1]之徒[2]乎在?”曰:“[3]。”或曰:“渊、骞曷不寝?”曰:“[4],[5],[6]乎其不可及也。如其寝!如其寝!”
[1]渊、骞:渊指颜回(公元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天资明睿,贫而好学,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其“不迁怒,不贰过”。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骞指闵子骞(公元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孝友闻,和颜渊以德行并称。
[2]恶:音wū,同“乌”。如何、怎么,表示反问的语气。
[3]寝:藏也,湮没不彰。
[4]攀龙鳞,附凤翼:比喻攀附孔子之道。
[5]巽以扬之:比喻得孔子盛名之助。巽,音xùn,易经八卦之一,基本卦象为风,此处指风。
[6]勃勃:轻迅的样子。
汉代扬雄《法言・渊骞》中对颜渊、闵子骞评论道:孔子的再传弟子,现在多已不为人知,那为何颜渊、闵子骞却不然呢?因为他们依附著孔子,有如“攀龙鳞,附凤翼”,乘风而上,勃勃升腾,其他人都无法跟上。因为得到孔子的盛名之助而让世人能够认识他们,不至于湮没无闻。后来“攀龙附凤”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攀龙鳞,附凤翼”演变而出,本比喻依仗有声望的人,后多用来比喻巴结权贵,以求晋升。
语义比喻巴结权贵,以求晋升。贬义。
类别用在“攀附权贵”的表述上。
①他能有今天的局面,就是攀龙附凤得来的。
②有人为了攀龙附凤,不顾廉耻,只求沾点好处。
③今天你有名有地位,前来攀龙附凤的人自然就多了。
④我对你可是一片诚心,竟然被你看作是攀龙附凤的人。
⑤当年孟尝君众多门下食客中,当有不少是攀龙附凤之徒。
⑥他对董事长女儿百依百顺,不外是想攀龙附凤,结这门亲事。
play up to people of power and influence
高貴(こうき)な人に取り蕑って出世(しゅっせ)しょうとする
льнуть к сильным мира сего
pān lóng fù fèng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攀龙附凤,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攀龙附凤意思是: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