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得禁不起风吹。※语或本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后用“弱不禁风”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
春雨[1]塞峡中,早晚来自[2]王宫。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3]不[4]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1]暗暗:幽暗不明。暗,音àn。
[2]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3]狼藉:散乱的样子。
[4]禁:音jīn,承受。
“弱不禁风”形容物体柔弱得禁不起风吹,类似的语义在《隋书・卷四七・柳调列传》就可以看到。柳调当时为侍御史,左仆射杨素在朝廷碰到他,拿柳调的名字来开玩笑,说他:“柳条通体弱,独摇不须风。”“柳条”是“柳调”的谐音,这话有暗讽著柳调行事立场如柳条般摇摆。这让柳调十分不高兴,当场驳斥杨素的不是。但“弱不禁风”一语,却要到如唐代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中间方有“弱云狼藉不禁风”句,用来形容稀疏的薄云禁不住风吹,一下子就被吹散了。这也许就是后代“弱不禁风”成语所本。这句成语在诗文多见,例如宋・杨万里〈三花斛・水仙〉诗说:“生来体弱不禁风。”讲水仙花的柔弱。再如宋・陆游的〈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诗:“红蜻蜓弱不禁风。”则用来表达蜻蜓的娇弱体态。今日“弱不禁风”一语,则多用来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
语义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
类别用在“形体瘦弱”的表述上。
①她从小身体就不好,弱不禁风。
②这位小姐像林黛玉一般,弱不禁风。
③看你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竟能登上玉山。
④要把自己养壮一点,不要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⑤有的人因为节食,所以弄得营养不良,弱不禁风。
⑥我很担心他那弱不禁风的体质,如何撑得起全家的重担。
⑦他那弱不禁风的身体,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终于变得又强又壮。
extremely delicate
弱くて風(かぜ)にも耐(た)えないさま
в чём только и душа держится
ruò bù jīn fēng
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
弱不禁风,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弱不禁风意思是: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出自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一般作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形容女子体态纤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