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臭味的人。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后用“逐臭之夫”比喻有怪癖的人。
遇合也无常。说,适然也。若人之于色也,无不知说美者,而美者未必遇也。故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厉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虽恶奚伤?”若人之于滋味,无不说甘脆,而甘脆未必受也。文王嗜昌蒲菹,孔子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1]无能与居者,[2]而居海上。海上人有[3]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4]。说亦有若此者。
[1]知识:相识的朋友。
[2]自苦:自己感到很苦恼。
[3]说:音yuè,喜悦,同“悦”。
[4]去:离开。
《吕氏春秋》是秦相国吕不韦门下食客的集体著作,全书共二十六卷,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内容综合九流百家,畅论天地人物,多主儒术,而参以道家、墨家之言。〈遇合〉篇主要在谈论君臣相遇,能否彼此投合并无常理可循,有所遇却一定先受喜爱,才能相投合。从前有一个人,身上散发出恶臭的气味,他的父母、兄弟、妻妾以及朋友们,都无法和他生活在一起。他因此感到苦恼而避居于海滨。然而海滨却有人喜欢他的臭味,终日追随著他,不肯离开。所以人的喜好,也有如此特别而不同于常人的。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逐臭之夫”,比喻有怪癖的人。
语义比喻有怪癖的人。
类别用在“怪癖之人”的表述上。
①他特爱臭豆腐的味道,常戏称自己是逐臭之夫。
②每个人的癖好不同,到处都有逐臭之夫,你何必大惊小怪?
③这个气味人人掩鼻,只有老王这个逐臭之夫,喜欢得不得了。
④人人有嗜好的自由,我们对逐臭之夫应该一视同仁,予以尊重。
⑤大家都受不了他的体味,只有小明喜欢,也可说是个逐臭之夫吧!
zhú chòu zhī fū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逐臭之夫,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逐臭之夫意思是:比喻嗜好怪癖,与众不同的人。出自三国・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一般作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