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坦荡。“光明磊落”形容心地无私,胸怀坦荡。※语或出《朱子语类・卷七四・易・上系上》。△“光明正大”
问:“『卦有小大』,旧说谓〈大畜〉、〈小畜〉、〈大过〉、〈小过〉,如此,则只说得四卦。”曰:“看来只是好底卦,便是大;不好底卦,便是小。如〈复〉,如〈泰〉,如〈大有〉,如〈夬〉之类,是好底卦;如〈睽〉,如〈困〉,如〈小过〉底,尽不好底。譬如人,光明磊落[1]便是好人,[2]底便是不好人。所以谓『卦有小大,辞有险易』。大卦辞易,小卦辞险,即此可见。”
[1]底:同“的”。
[2]昏昧迷暗:昏庸诡诈。
“磊落”是光明坦直的意思,“光明磊落”则是心地光明无私,胸怀坦荡。此语见用于《朱子语类》。朱熹是南宋的理学家,《朱子语类》这本书即记载他与门人弟子间的对话。有学生问他有关易经卦辞的问题:“《易经系辞》里说『卦有小大』,旧说是《易经》里的『大畜』、『小畜』、『大过』、『小过』四个卦,但就是只有这四卦吗?”朱熹回答:“应该是说凡是好的卦都可称为大,不好的卦都称为小,所谓『卦有小大』,就是卦有好有坏,就像人也有分好坏一样。光明磊落的人就是好人,昏庸诡诈的人就是坏人。”“磊落”即是指坦然宽大的样子。《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就有这样的用法:“大丈夫行事当礌(同『磊』)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礌礌落落”指志向高远,胸怀坦然。朱熹用“光明磊落”形容心胸坦荡无私的人。后来“光明磊落”就一直沿用下来,形容心地无私,胸怀坦荡。
语义形容心地无私,胸怀坦荡。
类别用在“坦然正当”的表述上。
①他一生做事光明磊落,深受众人敬仰。
②为人要光明磊落,不能做一丝亏心事。
③选手们竞争,要光明磊落,不可暗耍手段。
④像他这样背后中伤别人,一点都不光明磊落。
⑤不曾暗地攻讦别人,充分说明他光明磊落的胸怀。
⑥除非是做事不光明磊落,否则怎么会怕别人闲言闲语?
⑦与其偷偷摸摸,不如把事情摊开明讲,更显得光明磊落。
⑧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不会答应你做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
同义“光明磊落”及“光明正大”都有坦然正当的意思。
异义“光明磊落”侧重于形容心胸坦荡;“光明正大”侧重于行事正当。
光明磊落 | 光明正大 | 例句 |
---|---|---|
✅ | ❌ | 我们的胸怀要光明磊落,方能受人尊重。 |
❌ | ✅ | 这可是光明正大的合法交易,绝非传闻中的黑市买卖。 |
frank and forthright
虥明正大
franc(ouvert)
offen und unverhohlen(edel und ehrlich)
кристáльно чéстный
guāng míng lěi luò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光明磊落,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光明磊落意思是: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