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自强不息

基础信息

  • 成语自强不息
  • 拼音 zì qiáng bù xī
  • 繁体自強不息
  • 感情 褒义成语
  • 近义词 夙夜匪懈   孜孜不倦   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   发愤图强
  • 反义词 自暴自弃   得过且过   心灰意懒   自轻自贱
  • 出处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 例句 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 正音 “强”,读作“qiáng”,不能读作“qiǎng”。
  • 辨析 自强不息”与“发愤图强”有别:“自强不息”侧重于形容不断努力;“发愤图强”侧重于形容努力奋斗。

成语解释

【释义】

自己不断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语出《易经・乾卦・象》。

【典源】

《易经・乾卦・象》

象曰: [1],君子以自强不息

注解

[1]天行健:天体的运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

【典故】

《易经》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之典籍,因此常用天体的运行来警示人们。《易经・乾卦》的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指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行,周而复始,从未停止过,君子也必须效法天体的刚健不息,自己奋发图强,永不停歇。其中的“不息”特别强调仁人君子们,要学习自然的强健,周而复始地运行,不论遭遇任何事,都能奋发不懈。后来“自强不息”就被用来指自己不断努力向上,永不懈怠。

【书证】

  • 01.《易经・乾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源)
  • 02.《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
  • 03.《晋书・卷六二・祖逖列传》:“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
  • 04.南朝梁・刘峻〈辩命论〉:“此君子所以自强不息也,如使仁而无报,奚为修善立名乎?”
  • 05.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由此言之,功利居多,惟德与仁,愿陛下自强不息,必可致也。”
  • 06.《朱子语类・卷六九・易・坤》:“天行甚健,故君子法之以自强不息;地势至顺,故君子体之以厚德载物。”

【用法】

语义自己不断努力向上,永不懈怠。

类别用在“努力不懈”的表述上。

例句

他虽然生活贫困,却能自强不息,努力不懈。

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总是越挫越勇,不会轻易放弃。

我们要学习老王自强不息的精神,绝对不能自暴自弃。

台湾人民靠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个小岛上建立起富裕的家园。

工程师们自强不息地向大自然挑战,终于完成修筑这条公路的艰险工程。

虽然我们起步较慢,但只要我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一定能后来居上。

这位勇者因为不屈服于现实,自强不息地挑战命运,终于获得最后的胜利。

成语翻译

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

faire des efforts inlassables pour se perfectionner

sich unermüdlich emporarbeiten(unaufhaltsam vorwǎrtsstreben)

неуклонно стремиться вперёд(неуклонно добивáться)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zì qiáng bù xī

自强不息

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

自强不息,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自强不息意思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出自《周易・乾》。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