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勤劳又能节俭。语本《书经・大禹谟》。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1],惟汝贤。汝惟不[2],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3],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1]不自满假:不自高自大。假,大。
[2]矜:音jīn,骄傲自大。
[3]伐:自夸。
古时洪水经常泛滥成灾,人们深受水患之苦。尧帝命鲧去治水,鲧用筑堤堵截的方法,治水九年还是失败。舜帝时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实地勘查,采用了疏通的方法根治了水患。在禹十三年艰苦的治水工作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节衣缩食,与百姓一起辛勤努力,同甘共苦,深受百姓爱戴。舜觉得禹实在是个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帝位让给他,但禹不肯接受。所以舜就告诉禹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意思就是说:舜觉得禹是个很贤能的人,既能勤劳地为国出力,又能节俭地持家,谦虚而不自满,所以一定可以当得起帝王这个职位。禹在舜的坚持及百姓的拥戴下,终于接受了舜的禅让,建立了夏朝。后来“克勤克俭”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语义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类别用在“勤劳俭朴”的表述上。
①台湾的经济成就是全体国民克勤克俭得来的果实。
②如果不能克勤克俭地持家,万贯家财也有耗尽的一天。
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使一向克勤克俭的他突然挥霍起来。
④越是时局不好,越要克勤克俭地过日子,不能铺张浪费。
⑤要不是上一辈的人克勤克俭,我们今天能有如此富裕的生活吗?
⑥这些年来他一直都是克勤克俭地过日子,把多余的钱全捐给了曾经养育他的孤儿院。
diligent and economical
よく働(はたら)きよく倹約(けんやく)する
fleiβig und sparsam
крепко держáться принципа трудолюбия и бережливост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