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宠辱不惊

基础信息

  • 成语宠辱不惊
  • 拼音 chǒng rǔ bù jīng
  • 繁体寵辱不驚
  • 感情 褒义成语
  • 近义词 置之度外
  • 反义词 患得患失   宠辱若惊
  • 出处 北宋《新唐书・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人豁达的性格。
  • 例句 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 正音 “宠”,读作“chǒng”,不能读作“chóng”。
  • 辩形 “惊”,不能写作“京”。
  • 故事 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后来卢本人也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他的心情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的为人原则。

成语解释

【释义】

得宠或受辱皆不动心。指将得失置之度外。《新唐书・卷一〇六・卢承庆传》:“初,承庆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庆以『失所载,考中下』。以示其人,无愠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亦作“宠辱无惊”。

成语翻译

undisturbed either by favour or disgrace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chǒng rǔ bù jīng

宠辱不惊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宠辱不惊,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宠辱不惊意思是: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出自北宋《新唐书・卢承庆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人豁达的性格。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