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不足挂齿

基础信息

  • 成语不足挂齿
  • 拼音 bù zú guà chǐ
  • 繁体不足掛齒
  • 感情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不足齿数   微不足道   不屑一顾   不在话下   不值一提
  • 反义词 非同小可   举足轻重   有口皆碑
  •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事情很小,微不足道。
  • 例句 宋江答道:“无能小将,不足挂齿。”(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七回)
  • 正音 “足”,读作“zú”,不能读作“zhú”。
  • 辩形 “齿”,不能写作“尺”。
  • 谜语 1. 掉牙 (谜底:不足挂齿)
    2. 补牙 (谜底:不足挂齿)

成语解释

【释义】

不值得放在嘴上。指人或事物轻微,不值得一提。表示轻视或谦虚。

#语本《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不足齿数”

【典源】

#《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

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1],安敢有反者!此[2]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3]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二世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言盗者皆罢之。迺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

注解

[1]辐辏:音fú còu,聚集。

[2]特:不过是。

[3]闲:同“间”。

参考

另可参考:《汉书・卷四三・郦陆朱刘叔孙传・孙叔通》

【典故】

叔孙通本是秦二世胡亥的侍诏博士,后来归汉,曾说服汉高祖制定礼仪,采古礼与秦仪杂用,汉朝的朝庙典礼,多由其制定。叔孙通为人机变,有人认为他猾狯卑鄙,也有人以他为识时务者。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陈胜起兵山东之后,消息传到朝廷,胡亥便召集众儒生们,问他们应该如何处置。儒生们便据实回答,说:“人臣不准拥有兵士,现在陈胜起兵,就是谋反,其罪当诛。”胡亥听了之后很不高兴,认为这些儒生们是在指责他治国无方,才会导致陈胜叛变。叔孙通看到胡亥变了脸色,心想不妙,便赶紧上前说道:“你们都说错了。今日天下已经统一,且皇帝英明,领导有方,让人人团结一心,怎么有人胆敢造反呢?陈胜他们只是一群强盗流氓罢了,各地郡守正在追捕他们,抓到之后就依法论罪,不值得把他们放在嘴里来讨论啊!”胡亥听了叔孙通的话以后十分高兴,便厚赏叔孙通。后来《史记》原文之“何足置之齿牙闲”演变成“不足挂齿”这句成语,指人或事物轻微,不值得一提。

【书证】

  • 01.《水浒传》第四五回:“和尚道:『贤妹,些少薄礼微物,不足挂齿。』”
  • 02.明・崔时佩《西厢记》第一八出:“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贼子之败,皆夫人之福也。万一杜将军不至,我辈皆无脱死之计。此皆往事,不足挂齿。”
  • 03.《儿女英雄传》第一一回:“三个人恳著这张弹弓,巴结了些微小事,不足挂齿。”
  • 04.《三侠五义》第三○回:“此事皆是你我行侠之人当作之事,不足挂齿。”

【用法】

语义指人或事物轻微,不值得一提。

类别用在“不足以道”的表述上。

例句

这种不足挂齿的小人,我不屑理他!

真抱歉!不足挂齿的小事一桩,还劳烦你亲自来一趟。

帮你做这点事,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我只不过帮了点小忙,实在不足挂齿,不用将它挂在心上。

听到人家道谢,他红著脸说:“这点不足挂齿的小事,不必如此。”

他为人古道热肠,帮了别人后,他总是摆摆手说:“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他抬头看看眼前的峭壁说:“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不足挂齿。你们就看我爬上去吧!”

成语翻译

not worth mentioning

言及(げんきゅう)する値打(ねう)ちがない

cela ne vaut pas,ce n'est pas la peine d'en parler

nicht nennenswert(nicht erwǎhnenswert)

не стóит и говорить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bù zú guà chǐ

不足挂齿
齿

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

不足挂齿,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不足挂齿意思是: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用于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也作“不足齿数”。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事情很小,微不足道。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