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开肚子以藏匿珍珠。#语本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卷三・对西胡爱珠》。后用“剖腹藏珠”形容人爱财伤身的轻重颠倒行为。
太宗谓侍臣曰:“朕闻西胡爱珠,若得好珠,[1]身藏之。”侍臣咸曰:“贪财损己,实为可笑。”太宗曰:“勿惟笑胡,今官人贪财不顾性命,身死之后,子孙被辱,何异西胡之爱珠耶!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亦为可笑。”公对曰:“臣闻鲁哀公谓孔子曰:『有人好忘者,移宅乃忘其妻。』孔子曰:『又有好忘者甚于此,丘见桀纣之君,乃忘其身。』”太宗曰:“朕与公等既知笑人,今共相匡辅,庶免人笑。”
[1]劈:用刀斧等从纵面将物体破开。
另可参考:《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太宗贞观元年》
“剖腹藏珠”的意思是剖开肚子以藏匿珍珠。典源出自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卷三・对西胡爱珠》。根据记载,唐太宗曾对侍臣们说:“我听说西域有个人非常喜欢珍珠,他偶然得到一颗非常罕见的珍珠,因为害怕别人把珍珠偷走,放在哪里都不放心。所以就把自己的肚子剖开,把珍珠藏在肚子里面,就这么一命鸣呼。”侍臣们说:“为了贪图财宝而损伤自己的性命,这人实在可笑!”唐太宗听了就说:“你们不用笑他的愚蠢行为,现今那些作官的人,不顾性命贪赃枉法,死了以后连子孙都受辱;作皇帝的追求享受,因而亡国,他们的行为,不就和那贪财的人一样的愚蠢可笑吗?”后来“剖腹藏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爱财伤身的轻重颠倒行为。在《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太宗贞观元年》也见到类似的记载,可供参考。
语义形容人爱财伤身的轻重颠倒行为。
类别用在“得小失大”的表述上。
①许多人为了赚钱而搞坏身体,真可谓剖腹藏珠,本末倒置啊!
②如果为省电而不开灯,万一摸黑走路跌伤了,正是剖腹藏珠的愚行。
③大家都规劝他说:“何必为了财富,而做出剖腹藏珠的这等蠢事来!”
④财富的追求总该有个限度,否则剖腹藏珠,只是枉断了自己的性命而已!
⑤功利社会使得生命的价值越来越不被重视,许多人剖腹藏珠,爱财而不要命。
put the trivial above the important
pōu fù cáng zhū
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
剖腹藏珠,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剖腹藏珠意思是:破开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过甚。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一般作谓语、宾语,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