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鸿鹄之志

基础信息

  • 成语鸿鹄之志
  • 拼音 hóng hú zhī zhì
  • 繁体鴻鵠之志
  • 感情 褒义成语
  • 近义词 壮志凌云   凌云之志   胸怀大志   雄心壮志   青云之志
  • 反义词 胸无大志   无所事事   碌碌无为
  •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例句 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 正音 “鹄”,读作“hú”,不能读作“gǔ”。
  • 辩形 “鸿鹄”,不能写作“洪湖”。
  • 谜语 二鸟志 (谜底:鸿鹄之志)
  • 故事 秦朝末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阳城雇农陈胜在劳作休息时说:“各位兄弟,将来富贵了不能相互忘记。”其他雇农笑他无知。陈胜叹气道:“燕子与麻雀是不可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的。”

成语解释

【释义】

鸿鹄,即天鹅,秋天南飞避寒,一飞千里。“鸿鹄之志”言像鸿鹄一举千里般的壮志,比喻志向远大。语出《吕氏春秋・士容论》。

【典源】

《吕氏春秋・士容论》[1]

齐有善[2]者,其邻[3]以买取鼠之狗,[4]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5]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夫[6]之气,鸿鹄之志,有[7]乎人心者诚也。人亦然。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言岂足以谕之哉?此谓不言之言也。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

[2]相狗:观察品评狗的优劣。相,音xiàng,视。

[3]假:请、托。

[4]期年:一周年。期,音,周期。

[5]桎:音zhì,束缚。

[6]骥骜:皆千里马名。骜,音áo

[7]谕:表明,印证。

【典故】

鸿鹄之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人有像鸿鹄一举千里的远大志向。《吕氏春秋・士容论》记载:齐国有一个人很会相狗,他邻居托他买一只能捕鼠的狗,过了一年才买到。他告诉邻居说:“这是一条好狗。”邻居养了几年,那狗却不捕鼠,他就告诉相狗的人。那人对他说:“这是一条好狗,牠的志向在追逐獐麋豕鹿,而不在捕鼠;你把牠的脚绑起来,牠就会开始捕鼠了。”邻人就把狗的后脚绑著,狗果然捕鼠了。骥骜的气势,鸿鹄的大志,有可以印证人心的,就是精诚,有了精诚之心,自然神人相应,那是不能用言语说明的。后来“鸿鹄之志”被用来比喻志向远大。

【书证】

  • 01.《吕氏春秋・士容论》:“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源)
  • 02.《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03.《晋书・卷四二・王濬列传》:“濬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04.《南史・卷六一・陈伯之等列传》:“论曰:『……庆之初同鷰雀之游,终怀鸿鹄之志,及乎一见任委,长驱伊、洛。』”
  • 05.《隋书・卷六四・李圆通等列传》:“史臣曰:『……圆通、护儿之辈,定和、铁杖之伦,皆一时之壮士,困于贫贱。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其有鸿鹄之志哉!』”
  • 06.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用法】

语义比喻志向远大。

类别用在“志向远大”的表述上。

例句

一个人要先立鸿鹄之志,将来才能建烜赫之功。

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怎么能了解我的鸿鹄之志

你空有鸿鹄之志,却不肯努力求学,如何能够实现呢?

他虽然家境贫困,却从小立下鸿鹄之志,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

既然立下鸿鹄之志,就该脚踏实地,奋发努力,否则只是好高骛远而已。

成语翻译

great ambition

grand idéal(nobles aspirations)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hóng hú zhī zhì

鸿鹄之志
鸿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鸿鹄之志,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鸿鹄之志意思是:天鹅所有的志向。比喻远大志向。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一般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