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一死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行。比喻罪大恶极。语本《孟子・离娄上》。△“杀人盈城”、“杀人盈野”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1];争城以战,[2],此所谓[3],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1]杀人盈野:杀人极多,遍地是尸体。盈,满。野,广平的地方。见“杀人盈野”。
[2]杀人盈城:杀人极多,满城都是尸体。盈,满。见“杀人盈城”。
[3]率土地而食人肉:因为大家为抢夺土地而杀人,正如“率土地食人”。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他提倡儒家学说,重仁义、轻功利,所以曾说:“孔子的弟子冉求曾为季康的家臣,但他非但没有使季康的德行更好,反而帮著他加重人民的赋税,气得孔子跟其他弟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敲鼓宣布他的罪状,对他加以指责。』由此看来,在上位者不行仁道,下属还替他求富,是孔子所不耻的。更何况是替他打仗,为争夺土地、城池,到处杀人,这样即使是一死都不能抵免罪过。”后来“罪不容诛”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罪大恶极。
语义比喻罪大恶极。贬义。
类别用在“罪恶深重”的表述上。
①他罔顾道义,出卖朋友,实在是罪不容诛。
②对付这种罪不容诛的坏蛋,焉能存妇人之仁?
③这几个歹徒杀人放火,作恶多端,罪不容诛。
④如今我辜负老爷多年的栽培,已罪不容诛,那敢奢望老爷原谅!
⑤听到他犯下如此恶行,老太爷嘴里直说:“罪不容诛!罪不容诛!”
even death cannot atone for the offence
forfait qui mérite plus que la mort
js Verbrechen lǎβt sich auch mit dem Tod nicht sühnen
непростительная вина(непростительное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zuì bù róng zhū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罪不容诛,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罪不容诛意思是: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