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矫枉过直

基础信息

  • 成语矫枉过直
  • 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í
  • 繁体矯枉過直
  • 感情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矫枉过正   矫枉过当   矫枉过中
  •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篇叙外传记》:“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
  •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纠正错误过度。
  • 例句 学问之汩没性灵,至是已极,物极必反,矫枉过直。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

成语解释

【释义】

犹“矫枉过正”。见“矫枉过正”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矫枉过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越绝书・卷一五・越绝篇叙外传记十九》载:春秋时,伍氏一家本在楚国仕宦,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因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杀,只有他一人逃到吴国。由于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他帮助吴国从衰微的国势走向富强,进而使吴成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从来没有忘记楚平王的杀父之仇。后来楚国攻伐蔡国,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国的名义,发动吴兵攻打楚国,攻下楚国的都城郢。此时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复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们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笞尸骨。后人评论这件事情,认为:“儿子为父亲复仇,臣子讨伐逆贼,本来是发自至诚之举,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经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后来“矫枉过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原文的“矫枉过直”演变而出,用来指人纠正偏差超过适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书证】

  • 01.《越绝书・卷一五・越绝篇叙外传记十九》:“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 (源)
  • 02.宋・秦观〈财用上〉:“士大夫矫枉过直,邈然以风裁自持,不复肯言财利之事。”

成语翻译

fall over backward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jiǎo wǎng guò zhí

矫枉过直

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

矫枉过直,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矫枉过直意思是: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出自汉・袁康《越绝书・篇叙外传记》。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纠正错误过度。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