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泰山之安

基础信息

  • 成语泰山之安
  • 拼音 tài shān zhī ān
  • 感情 中性成语
  • 反义词 累卵之危
  •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强之福。”

成语解释

【释义】

像泰山一般的安稳。见“安如泰山”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安如泰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易林》卷一所谓“坤之中孚”,是说筮卦时所得到的“本卦”为坤卦(䷁),由六个阴爻组成;而其“变卦”为中孚(䷼),由中央两个阴爻与下上各两个阳爻组成。阴爻象征柔弱,阳爻代表刚强,所以坤卦显得过于柔弱而易受伤害;但它变成中孚,柔弱的本体下下上上都受到双重阳爻的护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据《说文》,“太”是“泰”的古文;后来被当成语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处于十分安稳的状态。另外汉朝枚乘的〈上书谏吴王〉中,也有“安于太山”一语。汉景帝时,枚乘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吴王心怀不轨,意图反叛,枚乘不赞成,于是上书吴王,加以劝谏。在谏书中,枚乘提到:“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去做,那是比累积的鸡蛋还要危险,比登天还要艰难。如果能改变意图,比翻转手掌还容易,也能使您比泰山还稳固。”但刘濞执迷不悟,枚乘于是离开吴国。

【书证】

  • 01.《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tài shān zhī ān

泰山之安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泰山之安,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泰山之安意思是: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一般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