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应接不暇”。见“应接不暇”条。
此处所列为“应接不暇”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记载汉至东晋间的轶事琐语。其中有一篇描述晋代书法家王献之对浙江会稽山一带优美风景的赞美。王氏说:“从北边的山阴县出发,一路上群山层叠,云雾缭绕,松柏挺立,潭湖清澈,又有瀑布倾泻而下,美景多得看不完,让人无法一一观赏。”后来“应接不暇”就被用来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亦用于比喻事情繁忙,难以应付。
bù xiá yìng jiē
不暇应接,汉语成语。不暇应接意思是: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出自晋・王献之《镜湖贴》:镜湖澄澈,清流泻注;山川之美,使人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