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佛教用语。指人固有的心性、本分。《五灯会元・卷二・蒙山道明禅师》:“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②事物原本的样子。《镜花缘・第四十六回》:“任他变幻,何能脱却本来面目!”
original(real,unmasked) appearance(character)
本来面目
das wahre Gesicht
běn lái miàn mù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本来面目,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本来面目意思是: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出自宋・苏轼《老人行》诗。一般作主语、宾语,用于人与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