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为友。#语本晋・张隐《文士传》。△“尔汝之交”
[2]与[3]作[4]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重衡才秀,[5]也。
[1]典故或见于《宋书・卷六二・张敷列传》。
[2]祢衡:字正平,生卒年不详,东汉平原人。有辩才,善属文,气刚傲,尝骂曹操,后为黄祖所杀。
[3]孔融:公元153∼208,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有俊才,为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立学校,表儒术,后拜大中大夫,为曹操所杀。
[4]尔汝之交:两人不拘礼俗,直接以尔汝相称。比喻亲密交情。见“尔汝之交”。
[5]忘年:不分年龄而相交。
《宋书・卷六二・张敷列传》
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
另可参考:《后汉书・卷八○・文苑列传下・祢衡》
“忘年之交”是指两人交往,忘记年纪的差距而成为好朋友。在晋朝张隐所写的《文士传》曾提到祢衡祢衡和孔融结交为好友时时候,祢衡未满二十岁,孔融已五十岁了。正是因为孔融看重祢衡的人才,所以愿意为忘年之交。后来“忘年之交”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指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为友。
语义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为友。
类别用在“异辈之交”的表述上。
①许多年长者对青少年伸出友谊之手,双方因而变成忘年之交。
②老李和小林虽然相差二十几岁,却因为都喜欢爵士乐,所以成为忘年之交。
③这个青年作家由于才思敏捷,得到王老作家的激赏,两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
④他们年纪相差虽多,但因在一次研讨会上相谈甚欢,十分投契,所以结成忘年之交。
⑤有一个忘年之交的朋友,不但不会因年龄相差而有所隔阂,反而可以互相交换不同世代的生活经验。
friendship between generations
Freundschaft zwischen den Generationen(gute Freunde bei groβem Altersunterschied)
дружба,забывающая о годах
wàng nián zhī jiāo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忘年之交,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忘年之交意思是: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出自《后汉书・祢衡传》。《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一般作宾语,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