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七步之才

基础信息

  • 成语七步之才
  • 拼音 qī bù zhī cái
  • 感情 褒义成语
  • 近义词 文不加点   倚马可待
  • 反义词 呆头呆脑
  •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人才思敏捷。
  • 例句 她文思敏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 正音 “之”,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 辩形 “才”,不能写作“财”。
  • 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语解释

【释义】

有七步成诗的才华。形容人才思敏捷。见“七步成诗”条。《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不然如何恁般来得快?真个七步之才,也不过如此。”《镜花缘・第八十六回》:“闻得老丈诗学有七步之才,想来素日篇什必多,特来求救。”

成语翻译

seven-pace talent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qī bù zhī cái

七步之才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七步之才,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七步之才意思是: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一般作宾语,含褒义,比喻人才思敏捷。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