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比,匹敌。“无与伦比”比喻没有能比得上的。※语或本三国魏・华歆〈请受禅上言〉。△“无可比拟”
汉自章、和之后,世多变故,稍以陵迟,洎乎孝灵,不恒其心,虐贤害仁,聚敛无度,政在嬖竖,视民如雠,遂令上天震怒,百姓从风如归;当时则四海鼎沸,既没则祸发宫庭,宠势并竭,帝室遂卑,若在帝舜之末节,犹择圣代而授之,荆人抱玉璞,犹思良工而刊之,况汉国既往,莫之能匡,推器移君,委之圣哲,固其宜也。汉朝[1],既愿[2]之速定也,[3],必将有主;主率土者,非陛下其孰能任之?所谓论德无与为比,考功无推让矣。天命不可久稽,民望不可久违,臣等㥪㥪,不胜大愿。伏请陛下割㧑谦之志,修受禅之礼,副人神之意,慰外内之愿。」
[1]委质:古代初次任官职时,必先书其名于策,委死之质于君,表示必死之节,忠于国君,称为“委质”。质,音zhì,作为抵押。
[2]礼禅:禅位之礼。禅,音shàn,帝王让位给贤人。此指汉献帝禅位予曹丕。
[3]天祚率土:上天所赐福的天下。祚,音zuò。
“无与伦比”的“伦比”,是可以互相匹敌的意思。如唐・韩愈〈论佛骨表〉:“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便是形容皇帝庄严尊贵、英明武勇,千百年以来,没有别人可以相比。在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汉献帝只是傀儡,没有实权。后来,曹操病死,曹丕继位为魏王,想要篡夺汉室,又不想落人口实,便逼汉献帝“禅让”,自己故作推辞,如此三次之后方才接受帝位。华歆时为相国,曾与其他公卿一同上言,请曹丕接受禅让。在文中华歆盛赞曹丕的德行“无有为比”,意思就是说︰德行十分崇高,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后来“无与伦比”这句成语可;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没有能比得上的。
语义比喻没有能比得上的。
类别用在“无法比拟”的表述上。
①他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②这个台风威力之大无与伦比,超过所有的纪录。
③这位大师的木雕作品中所表现的力与美,真是无与伦比。
④这家店的蟹黄汤包在同类点心中,简直是无与伦比,天下第一!
⑤这部电影演出场面的浩大,演员阵容的坚强在电影史上简直是无与伦比。
⑥当我还未离开家乡时,总觉得五层高楼已是无与伦比,等来到了大城市,才知道那真是井蛙之见。
unique
比(くら)べものがない,比類(ひるい)がない
inégalé(sans rival)
unvergleichlich(einmalig)
не идти ни в какое сравнение(бесподобный)
in excelsis
wú yǔ lún bǐ
ABCD式组合,复杂式结构
无与伦比,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复杂式结构,无与伦比意思是: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出自唐・卢氏《逸史》。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