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粉墨登场

基础信息

  • 成语粉墨登场
  • 拼音 fěn mò dēng chǎng
  • 繁体粉墨登場
  • 感情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袍笏登场   优孟衣冠   抛头露面   走马上任
  • 反义词 消声匿迹   匿影藏形
  •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 例句 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老舍《四世同堂》七)
  • 正音 “墨”,读作“mò”,不能读作“mì”、“mè”。
  • 辩形 “墨”,不能写作“末”。
  • 歇后语 1. 演员照镜子 —— 粉墨登场
    2. 小丑化装 —— 粉墨登场
  • 谜语 1. 演员出场 (谜底:粉墨登场)
    2. 化妆品展览 (谜底:粉墨登场)

成语解释

【释义】

化妆登台演戏。语本明・张岱〈祭义伶文〉。今亦用“粉墨登场”指在某一场合担任某一脚色。

【典源】

明・张岱〈祭义伶文〉(据《瑯嬛文集・卷六・祭文》引)

崇祯辛未,义伶夏汝开死,葬于越之敬亭山。明年寒食,其旧主张长公属其同侪王畹生、李生持酒一瓯,割羽牲一,至其陇,招其魂而祭之,并招其同葬之父凤川同食。谕之曰:「夏汝开,汝尚能辨余谈话否耶?…… 汝生前, [1]粉登场, [2][3],观者 [4],听者 [5],无不交口赞夏汝开妙者。 绮席华筵,至不得不以为乐。死之日,市人行道、儿童妇女,无不叹惜,可谓荣矣。……」

注解

[1]傅:擦抹、涂抹。

[2]弩眼张舌:张大眼睛,伸出舌头。指表演者夸张的动作。弩,音,张大。

[3]喜笑鬼诨:指表演者嬉笑喧闹,戏谑逗趣的演出。诨,音hùn,戏谑、逗趣的言辞。。

[4]绝倒:大笑而倾倒。

[5]喷饭:吃饭时突然发笑,把嘴里的饭都喷了出来。比喻失笑不能自禁。

【典故】

“粉墨登场”典源作“傅粉登场”,指化妆登台演戏。在明末清初昆剧极盛的时期,家庭戏班演唱昆剧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乡里中稍有地位权势的,都有一个戏班,如张岱即是。夏汝开是张岱家庭戏班中的一位演员,在明朝崇禛年间死亡。隔年寒食节时,张岱带著夏汝开的同辈王畹和李,一起到墓前吊祭他,忆起往日种种,不胜唏嘘。文中提到夏汝开生前演戏的模样:“傅粉登场,弩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意指他脸上画著妆,登台演戏时,张大眼睛,伸出舌头,嬉笑喧闹,戏谑逗趣,看到的人都笑翻了,听到的人也都笑个不停,不禁赞叹夏汝开真是太会演戏了,所以他死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非常惋惜。后来“粉墨登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化妆登台演戏,后亦指在某一场合担任某一脚色。出现“粉墨登场”的书证如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三・京师梨园》:“其间粉墨登场,丹青变相,铜琶铁板,大江东高调凌云。翠绕珠围,小海唱低歌醉月。”

【书证】

  • 01.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三・京师梨园》:“其间粉墨登场,丹青变相,铜琶铁板,大江东高调凌云。翠绕珠围,小海唱低歌醉月。”
  • 02.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五・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 03.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五・丐癖》:“久即村人赛会,生亦粉墨登场,歌喉一声,诸伶拜下风,观者呼绝调矣。”

【用法】

语义化妆登台演戏。

类别用在“登台表演”的表述上。

例句

自从他退休后,就很少有机会看到他粉墨登场了。

她决定告别粉墨登场的日子,当个平凡的家庭主妇。

我们班在校庆时将全班粉墨登场,合作演出一出舞台剧。

她这次参加剧团粉墨登场后,大家才知道她的表演才华。

他和许多演员是好朋友,所以有时也会粉墨登场,客串一角。

导演力邀息影已久的明星重新粉墨登场,昔日的影迷听闻后,无不兴奋期待。

语义指在某一场合担任某一脚色。

类别用在“脚色扮演”的表述上。

例句

李先生明天就要上任,粉墨登场了。

在人生大舞台上,人人都得粉墨登场,要勇敢面对,不必畏首畏尾。

时局混乱,才见一批批官员粉墨登场,不消多久,又个个罢官求去。

成语翻译

make oneself up and go on the stage

装(よそお)いをして登場(とうじょう)する。〈喩〉政治舞台(せいじぶたい)に出る(諷刺の意を含む)

появиться на сцéне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fěn mò dēng chǎng

粉墨登场

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

粉墨登场,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粉墨登场意思是: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出自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清勤堂随笔》。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