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唐代传奇小说中的剑侠。语出唐・裴铏《传奇》。后用“妙手空空”称呼小偷、扒手。亦用来表示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或指称缺乏资财而善于挪移应付的人。
至元和间,魏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协,使隐娘贼其首,引娘辞帅之许。……隐娘谢曰:“仆射左右无人,愿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知魏帅之不及刘。刘问其所须,曰:“每日只要钱二百文足矣。”乃依所请。忽不见二卫所之,刘使人寻之,不知所向,后潜收布囊中,见二纸卫,一黑一白。后月余,白刘曰:“彼未知住,必使人继至。今宵请剪发,系之以红绡,送于魏帅枕前,以表不回。”刘听之。至四更却返曰:“送其信了,后夜必使精精儿来杀某,及贼仆射之首。此时亦万计杀之,乞不忧耳。”刘豁达大度,亦无畏色。是夜明烛,半宵之后,果有二幡子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良久,见一人自空而踣,身首异处。隐娘亦出曰:“精精儿已毙。”拽出于堂之下,以药化为水,毛发不存矣。[1]曰:“[2]当使妙手[3]继至。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4]其踪,能从空虚之入[5],善无形而[6]。隐娘之艺,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系仆射之福耳。但以于阗玉周其颈,拥以衾,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听伺,其余无逃避处。”刘如言。至三更,瞑目未熟,果闻项上铿然,声甚厉。隐娘自刘口中跃出。贺曰:“仆射无患矣。此人如俊鹘,一搏不中,即翩然远逝,耻其不中。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后视其玉,果有匕首划处,痕逾数分。自此刘转厚礼之。
[1]隐娘:唐朝人,侠女,相传为德宗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十岁时,有尼挟以去,授以剑术。教成归家,嫁磨镜少年。
[2]后夜:后半夜。
[3]空空儿:相传为唐代本领高强的剑侠。
[4]蹑:音niè,追随、跟踪。
[5]冥:幽暗。
[6]灭影:使人、物的形象或图像消失。
唐人传奇小说有一篇《聂隐娘》是在叙述聂隐娘的传奇故事:相传她是唐德宗时魏博(当时河北三镇之一)大将聂锋的女儿,在十岁的时候,被一个尼姑强行带走,长达五年都不见踪迹。在这期间,尼姑教聂隐娘各种道术和功夫,让她习得一身武功。在元和年间,魏博将领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和,常发生冲突,就命令聂隐娘去刺杀刘昌裔。刘昌裔精于卜卦测算,早已料到隐娘会前来对付他,隐娘十分佩服,因此转而投靠他。隐娘并告知刘昌裔,还会再有其他人来刺杀他,必须做好防备。首先魏帅派来剑侠精精儿,隐娘用计战胜,保住了刘昌裔的性命。接著魏帅又派了妙手空空儿,隐娘认为空空儿武功高强,变幻莫测,行踪常是人不知、鬼不觉的,不宜正面相斗。于是用计谋让空空儿失手,使刘昌裔又再次脱离了危险。此后不久,隐娘就告别刘昌裔,四处访游,不知所终。后来“妙手空空”被用来称呼小偷、扒手。亦用来表示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或指称缺乏资财而善于挪移应付的人。
㈠
语义小偷、扒手的称呼。
类别用在“窃盗小偷”的表述上。
①在拥挤的捷运车厢内,要提防妙手空空施展魔掌。
②屡次结伙作案的妙手空空集团,终于被警方一举成擒。
③妙手空空的犯案技俩,不断推陈出新,令人防不胜防。
㈡
语义表示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类别用在“一无所有”的表述上。
①老王投资股票,不断赔本,最后弄得妙手空空,简直无法维持生计。
②这位魔术师妙手空空,转身却能变出许多钞票来,让观众看得啧啧称奇。
㈢
语义指称缺乏资财而善于挪移应付的人。
类别用在“善于周转”的表述上。
①人称“妙手空空”的会计极尽调度之能事,才让公司度过难关。
②他想尽办法到处借贷,终于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难怪赢得“妙手空空”的雅号。
be out of cash(not to have a thing to one's name)
miào shǒu kōng kōng
ABCC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妙手空空,汉语成语。ABCC式组合,偏正式结构,妙手空空意思是: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出自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玉公子》。一般作谓语,形容手中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