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骑虎难下”之势。见“骑虎难下”条。
此处所列为“骑虎难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叛乱。晋成帝时,苏峻起兵叛乱,进逼京师,情势十分危急。那时以陶侃为首,联合温峤等人共同讨伐叛军,却一直无法取胜。陶侃感到势不可为,想要退兵,温峤便说服他,说:“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动荡不安,正是臣子报效国家的时机。如今的情势,已经不容我们退缩,就好像骑上了老虎,难以下来啊!”陶侃无法反驳,便留下来继续领导众人,终于平定了苏峻之乱。后来“骑虎难下”这句成语,就从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所记温峤言“骑虎之势,可得下乎”演变而出,比喻事情迫于情势,无法中止,只好继续做下去。
be in a dilemma(be afraid to go on and unable to get down as one who rides on a tiger)
shì chéng qí hǔ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势成骑虎,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势成骑虎意思是: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很难下来。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势;欲罢不能。出自清・吴璿《飞龙全传》。一般作宾语、分句,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