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安乐的时候,要想到危险可能会随时出现。语出《左传・襄公十一年》所引之《书》。
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辞曰:“夫和戎狄,国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诸侯,诸侯无慝,君之灵也,二三子之劳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诗》曰:『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2],[3]无以[4]戎,不能[5]。夫赏,国之典也,藏在[6],不可废也,子其受之。”[7]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礼也。
[1]书:即《尚书》。传由孔子所授,记三代以上的典谟训诰。原有百篇,亡于秦火,今所见《尚书》有五十八篇。此处引文为《尚书》逸文。
[2]抑微子:但是没有你的话。抑
[3]寡人: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词。
[4]待:接纳。
[5]济河:渡河。
[6]盟府:保存盟约的地方。
[7]魏绛:春秋时晋国大臣。生卒年不详。
春秋时,有一次几个诸侯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人相当害怕,就准备礼物要去贿赂其中最大的晋国,用以求和。郑国一共送了三名乐师,装配齐全的兵车一百辆,各种乐器以及歌女十六人给晋国。晋国国君晋悼公看到后,非常高兴,将半数的乐器与歌女赐给大臣魏绛,感谢他对国家的贡献。但魏绛却谢绝了晋悼公的赠礼,并借此机会向悼公进谏说:“今天国家这样的强盛,是因国君您的才能及众臣的同心协力,我个人哪有什么贡献呢?但臣希望您在享乐的同时,不要忘了国家大事。《书经》里有句话说:『处于安乐的时候,要想到危险可能随时会出现。』这样才能及早做防备,有了防备就不怕灾难。我斗胆以这句话规劝您。”晋悼公说:“您的教训我岂敢不接受?但是没有您的话,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赏赐臣子礼物是国家的常规,不可废除,您就收下吧!”魏绛也就遵循礼制,收下这些赠礼。后来此处所引的《书经》原文“居安思危”成为一成语,用来指处于安乐的时候,要想到危险可能会随时出现。
语义处于安乐的时候,要想到危险可能随时出现。
类别用在“深谋远虑”的表述上。
①在安乐时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②“平时如战时”的意思不就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吗?
③平常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沉著应付。
④防台工作要怎么做?只要有居安思危的警戒心,就能未雨绸缪!
⑤国家处境艰难,所以目前社会虽然安定,我们仍应居安思危,随时保持警戒。
⑥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到灾祸时才能临危不乱。
be vigilant in peace time
治(ち)に居て乱(らん)を忘(わす)れず,安定(あんてい)に居ても危難に備(そな)える
en temps de paix penser aux dangers futurs
auch in Friedenszeiten an mǒgliche Gefahren denken
в спокойствии думать об опáсности
jū ān sī wēi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居安思危,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居安思危意思是: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