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必先腐爛后才会长蛆,比喻事出有因,必先有弱点而后才让他人有机可乘。#语本《荀子・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物類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來,必 [2]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3], [4]。邪秽在身,怨之所 [5]。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類也。
[1]典故或見于《大戴禮记・劝学》。
[2]象:相似。
[3]强自取柱:刚硬的东西被取用作支撑。一說,柱,通“祝”,折断。
[4]柔自取束:柔软的东西被取用作束带。
[5]构:结集、造成。
《大戴礼记・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兰氏之根,怀氏之苞,渐之滫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是故君子靖居恭学,修身致志,处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僻邪而通中正也。物类之徒,必有所由;荣辱之来,各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殆教亡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折,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有追逐名利、喜好声色的本能,顺著这种情欲本能发展,自然会引起争夺、残害,因此主张人性本恶。然透过师法教诲、礼义引导,便能让人们改恶向善;而礼义是人人都可透过学习而得的,因此荀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劝学〉一文勉励人勤于学习,而且还要力求精进,文中除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及方法,同时还提到学习的态度。所以荀子认为:各种事物的兴起,一定有它的源起、开端;荣耀与耻辱的来临,一定和他本身的行为相互呼应。肉腐烂掉就会有蛆跑出来,鱼干枯死就会长出蛀虫。人放纵怠惰,灾祸就会发生。刚硬的东西会被用来当作支撑,柔软的东西则被用来作束带。邪恶污秽的东西带在身上,怨恨、灾祸自然就会从此产生。这是以世界上的事物为例,说明学习的重要,说明唯有修养自己才能够远离灾祸。“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是说肉、鱼等物腐败在先,之后才会长出蛆。后来“物腐虫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出有因,必先有弱点而后才让他人有机可乘。
语义比喻事出有因,必先有弱点而后才让他人有机可乘。
①这家公司长期疏于管理,难怪会物腐虫生,屢見弊端。
②大家都懂得物腐虫生的道理,却往往未能及时防微杜渐。
③老板不断期勉员工力求创新,才能避免物腐虫生,营运不佳。
④大家必须注重环境卫生,否则物腐虫生,势必影响身体健康。
⑤正所谓是物腐虫生,糜爛的生活过久了,就連一点儿的干劲也都消逝无踪。
ruin befalls only on those who have weaknesses(Worms invest decayed matter.)
wù fǔ chóng shēng
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
物腐虫生,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物腐虫生意思是: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出自宋・苏轼《范增论》。一般作宾语、分句,比喻祸患的发生必有内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