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可走。形容处境窘困。※语或出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
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1]。长[2],气结成云雾。行行里著车辙把腿陷住,可又早闪了胯骨,怎当这头直上急簌簌雨打,脚底下滑擦擦泥淤。
[1]酆都:俗传为冥府所在,今四川省有酆都县。
[2]吁:音xū,叹息。
[3]簌簌:sù sù,纷纷坠下的样子。
“走投无路”的“走投”是“走而投向”的意思。宋代范成大有一首〈初发桂林有出岭之喜但病余便觉登顿至灵川疲甚自叹羸躯乃无一可偶陆融州有使来书此寄之〉诗,中间有两句:“走投破驿宿,强饭不下咽。”就是说一路奔波,投宿在破驿站,勉强想吃点东西,却咽不下去。所以“走投无路”的意思就是不知走向何处、投向何方,眼前无路可走了,用来比喻一个人陷入困境。元代时,杨显之所写的戏曲《潇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无路”来表示主角的困境。内容描述女主角张翠鸾被押解,经过沙门岛,碰到一场大雨,又冷又湿,不但双脚陷在泥泞中,举步维艰,又闪了腰,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因此觉得这沙门岛简直是人间炼狱。“走投无路”这句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人无路可走,处境窘困。
语义形容处境窘困。
类别用在“陷入困境”的表述上。
①他因经商失败,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
②我实在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
③他的公司解散后,生计并无著落,简直是走投无路。
④他必定是走投无路了,才会委屈自己向我开口求援。
⑤在警方设下天罗地网后,流窜的歹徒显然已走投无路了。
⑥正当我走投无路之际,蒙你雪中送炭,此情此恩永难忘怀。
⑦谁愿意在你走投无路时伸出援手,那人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⑧那一年夏天,正当我走投无路的时候,巧遇一位同乡长辈,真如久旱逢甘霖。
be driven from pillar to post(have no way out; be in an impasse; be up against the wall)
艖(み)を寄(よ)せるところがない
se trouver dans une impasse,dans une situation sans issue
in eine ausweglose Lage geraten(keinen Ausweg finden)
не иметь никакого выхода(нет никакого выхода)
zǒu tóu wú lù
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
走投无路,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走投无路意思是:指陷入绝境。出自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一般作谓语、补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