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拔起。“揠苗助长”指拔苗以助其成长,反而让苗枯死了。比喻使用不当的手段以求速成,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典出《孟子・公孙丑上》。
[1]人有[2]而[3]之者,[4]归,谓其人曰:『今日[5]矣!予助苗长矣。』」其子[6]而往视之,苗则[7]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8]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9]无益,而又害之。
[1]宋:战国时国名。周朝分封殷遗族微子启之地,约位于今河南省商邱县南,后为齐所灭。
[2]闵其苗之不长:担心所种的苗长不高。闵,音mǐn,担心、忧心。
[3]揠:音yà,拔。
[4]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5]病:疲倦。
[6]趋:快步走。
[7]槁:音gǎo,干枯。
[8]舍:通“舍”,放弃。
[9]非徒:不但。
战国时,大思想家孟子曾经举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养浩然正气是必须借由经常积累正义所产生,而不是偶然行义就可以得到的。要将行正义之事牢记于心,却不可用不当的手段助长它。他说:宋国有一位农夫,一直担心他的秧苗长不大,就到田里把所有的苗都拔高一点。疲惫地回到家后,告诉家人说:“今天真是累死了,我帮助秧苗长大了。”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一看,那些秧苗都已经枯死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揠苗助长”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使用不当的手段以求速成,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语义比喻为用不当的手段以求速成,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贬义。
类别用在“方法失当”的表述上。
①学习须渐进有功,一味跳级求深,无异于揠苗助长。
②你一下子给花施这么多肥,小心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③练习技艺总须循序渐进,贪求速效,往往揠苗助长罢了。
④做事宜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揠苗助长,反而容易失败。
⑤别相信这些速成班,他们用的都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
⑥现在许多家长恨铁不成钢,不惜揠苗助长,结果受苦的是孩子。
⑦父母教育子女难免求好心切,但不可揠苗助长,以免收到反效果。
⑧你不顾孩子资质,硬要孩子变成资优生,小心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形音揠,音yà。拔的意思。不可写作“偃”。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ускорять ход событий насильственным путём
yà miáo zhù zhǎng
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
揠苗助长,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揠苗助长意思是: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一般作主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