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安定和乐,而且喜好自己的职业。语本《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序》。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谊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壄,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1],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2]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1]不肃而成:不必严肃地教导便使之有所成就。
[2]甘:动词,津津有味地吃著。
自古以来,人民都有“安居乐业”的渴望。早在先秦典籍《老子》中,对于人民理想生活的雏形便有过如此一段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描述之理想情境为:人人能吃得美味,穿得足够,住得安稳,工作愉快。虽然与邻国距离相近,但因为大家都能自给自足,故人民之间不必因交易所需而往来。这样的概念也呈现于汉代史书《汉书》,在论述经济思想的〈货殖传序〉中陈述了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各自的技能,其后代子孙也在适切的环境中,轻松学得先人所传授的一切,大家都过著安定和乐的生活。而原文中有“各安其居而乐其业”这段话,后来“安居乐业”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生活安定和乐,而且喜好自己的职业。
语义人民生活安定和乐,且喜好自己的工作。
类别用在“安定祥和”的表述上。
①由于战火的蹂躏,人民无法安居乐业。
②自古以来,人民都希望能过著安居乐业的生活。
③一个好的政府,首先要使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
④生活在宝岛台湾,随处可见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⑤经过长期战乱,人们都期盼能重新过著安居乐业的生活。
⑥这个村落屡遭水患,人民因为无法安居乐业,纷纷外出谋生。
⑦经过十几年的经营,这一带变得十分繁荣,人民都能安居乐业。
enjoy a good and prosperous life
穏やかに生活し,生業(せいぎょう)にはげむ;居所も安定し,職業を持ち楽しくやってゆく
avoir son content de la vie(être content de son sort)
in Ruhe leben und mit Freude arbeiten
мирно жить и мирно рабóтать(жить в мире и благоденнствии)
ān jū lè yè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安居乐业,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安居乐业意思是: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货殖传序》。一般作谓语、定语,中性,褒义,形容工作生活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