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纵横捭阖

基础信息

  • 成语纵横捭阖
  • 拼音 zòng héng bǎi hé
  • 繁体縱橫捭闔
  • 感情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兵不厌诈   远交近攻
  • 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例句 政客错实力以自雄,军人假名流以为重,纵横捭阖,各戴一尊。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五回
  • 正音 “横”,读作“héng”,不能读作“hèng”;“捭”,读作“bǎi”,不能读作“bēi”;“阖”,读作“hé”,不能读作“gài”。
  • 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都想对付秦国,但是他们的态度分为两派,以张仪为首的一帮人到处游说服从秦的领导,支持秦国统一六国,这一派叫横;以苏秦为首的鼓吹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叫纵,但他们各自为政,最终被秦所灭。

成语解释

【释义】

政治或外交上惯用的拉拢、分化等灵活高明的手段。见“捭阖纵横”条。《镜花缘・第十八回》:“当日孔子既没,儒分为八;其他纵横捭阖,波谲云诡。”

成语翻译

tactics of a skilled diplomat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zòng héng bǎi hé

纵横捭阖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纵横捭阖,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纵横捭阖意思是:战国时策士为推行合纵或连横策略而进行游说的手段。后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出自汉・刘向《战国策序》。《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