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为两种兵器。“大刀阔斧”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语或出《水浒传》第四七回。后用“大刀阔斧”形容做事果断、有魄力。亦可形容砍断有力。△“雷厉风行”
※宋江听得,随即便传将令,教军士都披挂了。李逵、杨雄前一队做先锋,使李俊等引军做合后,穆弘居左,黄信在右,宋江、花荣、欧鹏等中军头领,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逩祝家庄来。比及杀到独龙冈上,是黄昏时分。宋江催儹前军打庄。先锋李逵,脱得赤条条的,挥两把夹钢板斧,火剌剌地杀向前来。到得庄前看时,已把吊桥高高地拽起了。
当下霹雳火秦明在马上出城来,见慕容知府在城外赏军,慌忙叫军汉接了军器,下马来和知府相见。施礼罢,知府把了盏,将些言语嘱付揔管道:“善觑方便,早奏凯歌。”赏军已罢,放起信砲。秦明辞了知府,飞身上马,摆开队伍,[1]军兵,大刀阔斧,迳奔清风寨来。
[1]催趱:逼赶、催促的意思。趱,音zǎn。
“大刀阔斧”原本指大刀和阔斧两种兵器,用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的样子。例如《水浒传》第四七回提到宋江下令攻打祝家庄,一时之间,人马备齐,摇旗呐喊,敲锣打鼓,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这里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另如《水浒传》第三四回:“秦明辞了知府,飞身上马,摆开队伍,催趱军兵,大刀阔斧,迳奔清风寨来。”意思也是一样的。但是这句成语的另一种用法,是比喻处事果断、有魄力。砍东西时,如果使用大刀、阔斧,必然强而有力,干脆利落,所以可以引申为果断有魄力。在《醒世姻缘》第六二回:“高相公从廊下取出鹿脯(音fǔ,干肉),携了匕首,席上大刀阔斧,将鹿脯披切开来,与乌大王随切随吃。”这里是用了“砍断有力”的本义。另外如《孽海花》第五回说:“庄寿香大刀阔斧,气象万千,将来可以独当一面。”这里用的就是果断有魄力的引申义了。
㈠
语义砍断有力。
类别用在“重砍猛劈”的表述上。
①在他大刀阔斧地猛挥猛砍之下,一棵大树应声而倒。
②朱铭先生的太极系列木雕作品,都是大刀阔斧地劈砍,气势恢宏。
㈡
语义形容做事果断有魄力。
类别用在“果敢决断”的表述上。
①他做事一向大刀阔斧,不拘泥小节。
②他大刀阔斧的做事态度,经常在工作上得罪人。
③公司积弊已深,如不大刀阔斧地改革,恐怕难以生存。
④导演大刀阔斧地删去许多不必要的场景,以降低成本。
⑤他大刀阔斧地改革公司营运,业绩因而有显著的提升。
⑥他上任总经理后,立刻对公司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handle without gloves
思い切ってやる,大鉈 (おおなた)をふるう
agir avec décision,sans s'embarrasser de petits détails(trancher dans le vif,hardiment)
kühn und entschlossen(mit Entschlossenheit und Tatkraft)
смéло и решительно
dà dāo kuò fǔ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大刀阔斧,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大刀阔斧意思是: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一般作状语、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