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练的气概充塞秋日的天空。※语或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后用“老气横秋”形容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亦用于形容摆架子,自命不凡;或是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其始至也,将欲排[2],拉[3]。傲百氏,[4]王侯。[5],[6]。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核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
[1]移:一种类似文告的文体,用来表彰移风易俗的想法。
[2]巢父:相传为唐尧时的高士,山居而不营世利,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称为“巢父”。
[3]许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详。上古之高士,阳城槐里人。据传帝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于箕山;尧又欲官之,由谓其言污耳,乃洗耳于颍水之滨。死后,葬于箕山顶。
[4]薎:音miè,轻视。
[5]风情张日:风度情调如张射的日光;亦可解为志气比日高。
[6]霜气横秋:凛若严霜的气势,弥漫秋日的天空。
“老气横秋”这句成语,也许是从孔稚珪所写的〈北山移文〉中,“霜气横秋”一句演变而来。孔稚珪,南朝齐人,为人淡泊清高,好写作而不乐俗务。他写的这篇移文主要是藉北山山神的口气,来讽刺当时有一些人表面像是隐者,心里却想得到朝廷的重用。文章中被讽刺的主角周颙就是这样的人。本来周颙来到北山隐居,那种风度情调,有如张射的日光;凛若严霜的气势,弥漫秋日的天空。令人觉得连古来的隐者许由、巢父、务光、涓子都不如他。哪里知道,他一听朝廷召唤,马上动身赴任,把隐居一事当成他成名的晋身阶。所以说〈北山移文〉就像是一篇“北山山神的文告”。北山山神贴出文告,告知世人周颙就是这样一位心在官位的“朝隐”者。文章中的“霜气横秋”,后来演变为“老气横秋”,本指老练的气概充塞秋日的天空,转用来形容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亦用于形容摆架子、自命不凡;或者是偏指“老”和“秋”,形容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㈠
语义形容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
类别用在“成熟老练”的表述上。
①他谈起话来老气横秋,俨然不可一世。
②看他如今老气横秋的样子,你就不难想像他当年叱咤风云的英姿。
㈡
语义形容人摆架子,自命不凡。
类别用在“超俗自负”的表述上。
①当上主管之后,他就老气横秋地颐指气使,真令人受不了。
②这小孩站在讲台说话的神情显得老气横秋,一点胆怯的样子也没有。
㈢
语义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类别用在“涣散消沉”的表述上。
①他虽正值青春年少,却总是一副老气横秋、无精打采的样子。
②年轻人就是要挺直腰杆,像这样弯腰驼背,活像个老气横秋的老头儿!
lacking in youthful vigour
経験者ぶっているさま。頽廃的(たいはいてき)で活気(かっき)のないさま
prendre des airs importants(manquer d'énergie,de dynamisme)
Молод годáми,да стар душой
lǎo qì héng qiū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老气横秋,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老气横秋意思是: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出自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