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忧虑有如火在焚烧。形容非常焦急忧虑。语本《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忡忡”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1],不敢[2]。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1]惔:音tán,焚烧。
[2]戏谈:戏谑、开玩笑。
“忧心如焚”原作“忧心如惔”,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这是一首在西周末年用以讽刺当时太师尹氏的诗,尹太师位极人臣,深受君王的重用,却不能替人民谋福祉,贪污乱政,使国家陷入危难。“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是说每个人对于国家目前的情势都忧心忡忡,对于尹氏的威赫,也不敢戏玩谈笑,国家将灭,而位高权重的尹太师怎么不好好行使自己的职责呢?“惔”是烧灼的意思,诗人使用“忧心如惔”形容人民对国家情势的焦虑,内心如被火烧灼般。后来“惔”改用成“焚”,也是烧灼、焚烧之意,“忧心如焚”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焦急忧虑。出现“忧心如焚”的书证如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
语义形容非常焦急忧虑。
类别用在“焦虑急躁”的表述上。
①独生子突然得了重病,让这对父母忧心如焚。
②所有人都忧心如焚地等待著,希望能得到好消息。
③看到儿子病得如此严重,做母亲的,怎不忧心如焚?
④好不容易孩子终于脱离险境,这位忧心如焚的母亲也松一口气。
⑤国家将亡,政客们仍互相斗争不休,有志之士如何能不忧心如焚?
同义“忧心如焚”及“忧心忡忡”都有非常忧虑的意思。
异义“忧心如焚”侧重于为眼前的事而焦急忧虑;“忧心忡忡”侧重于为可能发生的事而忧虑担心。
| 忧心如焚 | 忧心忡忡 | 例句 |
|---|---|---|
| ✅ | ❌ | 独生子突然得了重病,让这对父母忧心如焚。 |
| ❌ | ✅ | 小明每天无所事事,不求上进,父母对他的未来忧心忡忡。 |
burning with an xiety
心配してたまらない
в жгучей тоске(сердце кровью обливáется)
yōu xīn rú fén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忧心如焚,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忧心如焚意思是: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人的焦急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