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说话的语音不纯,夹杂著南北方音。※语或出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二。后亦用“南腔北调”指南北各种腔调。
沈总宪近思,在都无眷属,项霜泉嘲之,云:“三间无佛殿,一个有毛僧。”[1],性[2]而屋小,[3]门曰:“两间[4]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薛征士雪善医而性傲,署门曰:“且喜无人为狗监;不妨唤我作牛医。”
[1]鲁观察之裕:鲁之裕,字亮侪,清湖北麻城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举人,曾任观察一职。观察,职官名。唐、宋诸道设观察使,明清称各道道员为观察。
[2]粗豪:粗疏豪爽、不拘小节。
[3]署:音shù,题写。
[4]东倒西歪:形容房屋等破旧不堪倾倒歪斜的样子。见“东倒西歪”。
清朝官员鲁之裕,生性粗疏豪爽、不拘小节,因为他住的房子很小,就在门上题字写道:“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用来说明屋子破旧、倾倒歪斜的样子,以及他说话口音不纯,夹杂南北方音。“南腔北调”可能就是直接摘自这个门联的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人说话语音不纯,夹杂著南北方音。也可用来直接指南北各种腔调。
㈠
语义形容人说话语音不纯,夹杂著南北方音。
类别用在“口音混杂”的表述上。
①老王的口音南腔北调,大家跟他说话都听得一头雾水。
②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说起话来南腔北调,令人分不清他究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㈡
语义指南北各种腔调。
类别用在“不同腔调”的表述上。
①大家来自各地,讲起话来,南腔北调,各不相同。
②由于推广国语,即使各地方言南腔北调,也能互相沟通。
③一个初学中国话的外国人,想要听懂中国各地方的南腔北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speak with)a mixed accent
話す言葉(ことば)に南北各地のなまりが蕑り艕わっている
mit gemischtem Akzent sprechen(Dialektmischmasch)
говорить с сильным акцентом
nán qiāng běi diào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南腔北调,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南腔北调意思是: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出自清・赵翼《檐曝杂记・庆典》。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口音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