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上不容许推却。语出唐・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责无旁贷”、“义不容隐”、“当仁不让”、“义无反顾”
夫[1],义不容辞。功高德盛,资[2]之铺扬;声飞实腾,载金石以不朽,是以定献忠穆,汉室之良佐也。
[1]显微阐幽:显示细微的事物,说明隐微的道理,使之显见著明。
[2]篆籀:篆文和籀文,此处借指文字。
“义不容辞”的意思就是说道义上不容许推辞。这句成语常用在对需要自己出力协助的事情,因道义责任,不容自己推卸的情况。比较早的文献资料,见于唐代岑文本所撰的〈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碑文中有“夫显微阐幽,义不容辞”两句,意思是说彰显隐微的功德,是作者在道义上不容推卸的事。在《三国演义》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结三十万大军南下报赤壁之仇,孙权召请诸将来商议对策,其中张昭建议派鲁肃前去荆州找刘备合作,因为“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原来刘备当时和东吴的许多事,多亏鲁肃(子敬)从中穿梭帮忙,加上因为周瑜弄巧成拙,让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本来孙刘两家各怀鬼胎,这下结了亲家,对协力抵抗曹操大军这件事上,在道义上,应该不会推卸,所以说是“义不容辞”。
语义道义上不容许推却。
类别用在“积极承担”的表述上。
①这件事,我义不容辞,就让我来协助你吧!
②投入急难救助,是每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他一向热心公益,对于募款表演,当然是义不容辞的了。
④你是我的莫逆之交,我当然要义不容辞地替你排解困难。
⑤既然是关系到儿童福利,我自然义不容辞,愿意挺身而出。
⑥这件义不容辞的事,别说是你,任何人看了也都会乐意去做。
同义“义无反顾”及“当仁不让”都有对于应做的事积极去做,不推辞的意思。
异义“义无反顾”侧重于毫不退缩;“当仁不让”侧重于主动承担。
义无反顾 | 当仁不让 | 例句 |
---|---|---|
✅ | ❌ | 为了救亡图存,他不顾自身安全,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这份危险的任务。 |
❌ | ✅ | 小李工作积极认真,对于公司业务,他一向是当仁不让,从不推拖。 |
The sense of duty admits of no excuse.
道義上(どうぎじょう)拒否(きょひ)できない
se voir dans l'obligation d'accepter une responsabilité
etwas auf keinen Fall ablehnen dürfen
не впрáве отказáться(неукоснительный)
yì bù róng cí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义不容辞,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义不容辞意思是: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