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久的老蚌孕育出美丽的珍珠。比喻杰出的父亲养育出优秀的儿子。语本汉・孔融〈与韦端书〉。后用“老蚌生珠”比喻年老得子,或称高龄的女性产下子女。
康字元将,亦京兆人。孔融与康父端书曰:「前日 [1]来, [2], [3], [4]也。昨日 [5]又来, [6], [7], [8]也。 [9]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1]元将:韦康(?∼公元211?),字元将,东汉末京兆人,韦端之子。雅度有才干,孔融誉为伟世之器。任凉州刺史,后为马超攻杀。
[2]渊才亮茂:才学深广盛美。
[3]雅度弘毅:气度高雅,心志坚贞。
[4]伟世之器:经世治国的人才。
[5]仲将:韦诞(公元179—253),字仲将,三国魏京兆人,韦端之子。汉献帝建安中,为郡上计吏,特拜郎中。魏明帝太和中,为武都太守。善书,师法张芝、邯郸淳,诸体皆能,尤精大字,魏室宝器铭题皆出其手。
[6]懿性贞实:性情真诚良善。
[7]文敏笃诚:举止文雅灵活而忠厚。
[8]保家之主:保卫家国之人。
[9]不意:想不到。
东汉末年,凉州牧韦端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元将,次子叫仲将,两人都非常优秀。当时在文坛上享富盛名的孔融,与韦端一家有深厚的世交关系。有一次,孔融写给韦端一封信,信中提到:“前几天元将来访,我看他学问高深,才华洋溢,气度恢弘,将来必定是个能创立大事业的人才。昨天仲将又来访,我看他资质聪敏,性情敦厚,将来也一定能继承家业,光耀门楣。没想到这么一对宝贵的珍珠,会出自你这个老蚌的身上,实在是太珍贵了!”因为韦端相当杰出,所以孔融就用老蚌来比喻他,又用珍珠来比喻两个优秀的儿子。“老蚌生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书言故事・子孙类》:“言人父子俱美,曰老蚌生珠。”说的正是此事。后用“老蚌生珠”比喻年老得子,或称高龄的女性产下子女。
语义比喻年老得子,或称高龄的女性产下子女。使用上常带有戏谑的性质。
类别用在“老年生子”的表述上。
①近世医学发达,让老蚌生珠的风险更加降低。
②随著晚婚人口的增加,老蚌生珠的现象早就屡见不鲜。
③为了一圆当妈妈的梦想,就算被说老蚌生珠,她也不放弃。
④在医护人员协助下,老蚌生珠的她,顺利产下一对龙凤胎。
⑤年近六十的他终于生下一子,虽然大家笑他是老蚌生珠,他还是高兴得不得了。
give birth to a child
lǎo bàng shēng zhū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老蚌生珠,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老蚌生珠意思是: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出自《北齐书・陆印传》。一般作谓语、宾语,指老年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