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指事情要做得恰到好处。语出《论语・先进》。
[1]问:“[2]与[3]也,[4]?”子曰:“师也,[5];商也,[6]。”曰:“然则师[7][8]?”子曰:“过犹不及。”
[1]子贡:端木赐(公元前520—前?),字子贡,春秋卫国人。孔子弟子。善于经商,有口才,列于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料事多中。
[2]师:颛孙师(公元前503—?),字子张,春秋陈国人。孔子弟子。资质宽冲,博接从容,然不务立于仁义之行,故孔子弟子友之而弗敬。
[3]商:卜商(公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孔门《诗》学,由子夏五传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授毛亨,为毛诗之祖。又《春秋》公、谷二传,皆传自子夏。孔子殁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文侯师事之。
[4]孰贤:谁比较贤明。
[5]过:超出、过分。
[6]不及:不足、不够。
[7]愈:胜过、比较贤明。
[8]与:音yú,疑问语气词。同“欤”。
“过犹不及”的意思是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比较贤明?”孔子答说:“子张做事过分了些,子夏却有所不及。”子贡接著问:“那么子张比较贤明吗?”孔子说:“过分和不及,同样的不好。”孔子认为谨守“中庸之道”才是最适合的。后来“过犹不及”被用来指事情要做得恰到好处。
语义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指事情要做得恰到好处。
类别用在“处事不当”的表述上。
①减肥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对健康有害。
②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③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过犹不及,一样会误事的。
④明明只能跑二垒的安打,他偏偏要冲三垒,过犹不及,当然被刺杀出局。
⑤他本来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结果过犹不及,一身奇异的装扮反而令人难以接受。
Too much is as bad as too little
過ぎたるは及(およ)ばざるがごとし
перелёт так же плох,как недолёт
guò yóu bù jí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过犹不及,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先进》。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