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听了十分震惊。语本《隋书・卷六九・王劭列传》。△“危言耸听”、“耸人听闻”
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录口敕,又采迂怪不经之语及委巷之言,以类相从,为其题目,辞义繁杂,无足称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将善恶之迹,堙没无闻。初撰《齐志》,为编年体,二十卷,复为《齐书》纪传一百卷,及《平贼记》三卷。或文词鄙野,或[1],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2],然其采擿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时人服其精博。
[1]不轨不物:超出常轨,不合法度。
[2]嗤鄙:轻视、不屑。嗤,音chī。
“骇人听闻”原作“骇人视听”。隋朝王劭,知识广博,为人称道。曾担任著作佐郎一职,将近二十年,陆续撰写过《齐志》、《齐书》、《平贼记》,但因文章用字遣词鄙陋粗俗,内容又多超出常轨、不合法度之处,让人见了十分震惊,被有见识的人所轻视。后来“骇人听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令人听了十分震惊。
语义令人听了十分震惊。
类别用在“惊恐骇人”的表述上。
①即使这件事只是传说,也够骇人听闻的了!
②每天的电视新闻总有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播出,让人感觉不舒服。
③到底是什么样丧尽天良的人,才会犯下这桩骇人听闻的灭门血案。
④这个大胃王目前的最高纪录是一次可以吃下十五碗拉面,够骇人听闻了吧!
⑤非洲地区因为天灾人祸相寻不断,每天有大批的人饿死、病死,真是骇人听闻!
astounding; appalling
聞く人をびっくりさせる
effroyable(épouvantable)
haarstrǎubend(schreckenerregend)
чудóвищный
hài rén tīng wén
ABCD式组合,复杂式结构
骇人听闻,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复杂式结构,骇人听闻意思是: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出自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詹师书》。一般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