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一板一眼

基础信息

  • 成语一板一眼
  • 拼音 yī bǎn yīn yǎn
  • 感情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有板有眼   照本宣科   依样葫芦
  • 反义词 乱七八糟   杂乱无章
  • 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处世。
  • 例句 他办事因循守旧,一板一眼,从不敢越雷池一步。
  • 正音 “一”,读作“yīn”,不能读作“yì”。
  • 辩形 “板”,不能写作“扳”。
  • 歇后语 猴子坐板凳 —— 一板一眼
  • 谜语 1.(谜底:一板一眼)
    2. 相反 (谜底:一板一眼)

成语解释

【释义】

“一板一眼”之“一”,典源作“三”。“板”、“眼”则都指中国剧曲中的节拍,每一小节中以檀板敲击的强拍为“板”,以签敲鼓按拍的次强拍和弱拍为“眼”。“一板三眼”指一小节中有四拍的音乐节奏,“一板一眼”则指一小节有二拍。※语或本《糊涂世界》卷六。后用“一板一眼”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

【典源】

※《糊涂世界》卷六

如今的时势,就是[1]活过来,[2]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注解

[1]孔圣人: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

[2]一板三眼:指一小节中有四拍的音乐节奏,节拍清楚,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板、眼,传统戏曲中表示音乐的节拍名称,每一小节中以檀板敲击的强拍为“板”,以签敲鼓按拍的次强拍和弱拍为“眼”。

【典故】

“一板一眼”原或作“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是从戏曲音乐演变出来的成语。板和眼是传统戏曲中表示音乐的节拍名称。在每一小节中以檀板敲击的强拍为“板”;以签敲鼓按拍的次强拍和弱拍为“眼”。简单来说,一板和一眼都是一小节的一拍。戏曲之板眼可分“一板三眼”和“一板一眼”。“一板三眼”以四拍为一小节,第一拍敲檀板一记,称为“板”,后面三拍各敲一记鼓,则称为“眼”。“一板一眼”以二拍为一小节,第一拍敲板,第二拍敲鼓。所以无论“一板三眼”或“一板一眼”都有节拍清楚的意思,可用来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如清代吴趼人的《糊涂世界》卷六:“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晚清的环境,人人讲关系,走门路,如果孔子再世,还用他那一套仁义道德,一板一眼地只会读书,终究也只能当一个书呆子而已。在今天的用法上,“一板一眼”较为常用。如:“他这个人做事向来一板一眼的,你担任秘书,千万马虎不得。”

【用法】

语义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

类别用在“仔细严谨”的表述上。

例句

他就是这种一板一眼的个性,你别再逗他了!

他的为人除了做事一板一眼外,绝对是位谦谦君子。

这是公家的事,我当然要一板一眼,没什么弹性可说。

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按照规定一板一眼的,绝不马虎塞责。

拜托你在这件事情上面不要如此一板一眼,能给点通融。

他这个人向来一板一眼的,跟著他做事,你可千万马虎不得。

成语翻译

very careful of rules

scrupuleux(méthodique)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yī bǎn yīn yǎn

一板一眼

ABAC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一板一眼,常用汉语成语。ABAC式组合,联合式结构,一板一眼意思是: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出自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一般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处世。

浏览历史